編者按:春和景明,萬物勃發。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舉行的全國兩會,吸引了各界關切的目光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全國各地如何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推動高質量發展?
南方日報攜手多家省級黨報,聚焦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科技創新、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議題,推出“助力雙循環·黨媒聯動”系列聯動報道,全方位、立體化呈現全國各地億萬人民同向奔赴,把黨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的生動實踐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,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并提出要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,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”。
廣東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,同時也是經濟大省、開放大省,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打造“一帶一路”的戰略樞紐、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走深走實。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,2021年廣東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達2.04萬億元,增長16.3%,位居全國前列。
新機遇
沿RCEP而上,拓“一帶一路”市場
“乘著RCEP‘快車’,我們的預制菜產品出口發展勢頭越來越好。”日前,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拿著新鮮出爐的RCEP項下優惠原產地證書說:“憑借這些‘紙黃金’,我們的預制菜可以信心十足地走向全世界。”
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,廣東“近水樓臺”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。沿著RCEP而上,廣東外貿企業通過拓展“一帶一路”市場也將獲得新動能。
以湛江海關為例,協定生效首月,該關便為湛江水產企業分別出口到新西蘭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RCEP國家的貨值179.2萬元預制菜產品簽發了優惠原產地證書。憑借證書,這批產品將在進口國享受零關稅待遇。
不僅如此,1月26日,中國—烏拉圭海關AEO互認安排正式實施,也為廣東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。
烏拉圭是積極支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重要貿易伙伴。以廣州海關為例,該關關區企業2021年對烏拉圭進出口總值達15億元,同比增長62.87%。中烏AEO互認安排實施后,兩國AEO企業貨物將在通關中享受較低單證審核率、降低查驗率、優先查驗、指定聯絡員溝通解決通關問題、非常時期優先通關等互認便利措施,進一步降低港口、保險、物流等貿易成本,進出口供應鏈更加安全順暢。
“我們一直有意拓展烏拉圭市場,但受疫情影響,目前只有兩個代理商是長久穩定的合作關系,在烏拉圭市場的占有率不大。”廣州海葳特科技有限公司報關主管劉麗琴說,中烏AEO互認實施對公司的發展是一針“強心劑”,兩國諸多AEO通關便利可為公司節省不少通關時間和物流成本,“將幫助我們積極應對疫情影響,更好地拓展國外市場”。
新通道
打造“一帶一路”立體化物流網絡
隨著一聲長笛鳴響,滿載集裝箱出口貨物的中歐班列,從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(下稱“廣州中心站”)緩緩駛出,經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,奔向萬里之外的波蘭馬拉舍維奇。
在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,于去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廣州中心站,北接白云機場空港的綜合保稅區,南通南沙海港的自貿試驗區,未來將實現通過鐵路直達海港、空港,形成“空、鐵、海”三位一體的物流體系,推動中歐、中亞、東南亞、南亞等貿易通道在粵港澳大灣區有效貫通。
100多公里之外,南沙港進港鐵路也于去年底正式運營。首批南沙港進港鐵路貨物為江西某公司進口的木材,總重達855噸。自泰國、加蓬啟運,通過國際貨輪運抵廣州南沙港,隨后搭乘南沙港鐵路列車發往國內。
“立體化的物流網絡、多種運輸方式、便利化的海關措施、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,給我們不斷拓展業務的底氣。”廣州市海誠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經理黃建龍說,以該票貨物為例,以往需要通過海運轉公路運輸,或者海運轉公路再轉鐵路。“現在南沙進港鐵路開通,至少減少了3天運輸時間,大大降低了倉儲物流成本。”
隨著進港鐵路順利運營,南沙港區將實現中歐、中亞班列與國際海運的對接,打造海鐵跨境運輸模式,廣東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和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戰略支點的作用進一步凸顯。
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陳曉 統籌:吳哲
文章來源:南方日報
